随着注册制的推进,A股上市公司数量逐渐增多,但其中也有着不少企业“欲上市而不得”,成为了IPO审核中的“老大难”公司。这其中就有着命途多舛的赛克思液压。
上会前夜主动撤回
按照原定计划,证监会第十八届发审委2022年第40次发审会议将在今日(4月7日)召开,届时,三家企业拟A股主板上市的申请将在该次会议上过堂受审,而首家现身发审会接受发审委员们审核投票表决的,便是赛克思液压。
公开资料显示,赛克思液压主营业务为液压件、减速机的设计、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为 液压柱塞泵、液压马达和减速机的元件及其零部件。
按照原定计划,赛克思液压此次IPO计划发行不超过 8800 万股以募集 9.6 亿元。然而,在上会前夕,赛克思液压“临阵脱逃”了。
4月6日,证监会发布第十八届发审委2022年第40次工作会议公告的补充公告,因赛克思液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赛克思”)已向证监会申请撤回申报材料,决定取消第十八届发审委2022年第40次工作会议对该公司发行申报文件的审核。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并非是赛克思液压首次冲击IPO,早在2017年,公司就曾向证监会提交首发申请,不过,由于存在财务内控问题,公司在2018年8月22日撤回了申请。
在2021年1月28日,证监会网站发布了《关于对赛克思液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采取出具警示函监管措施的决定》。
证监会指出,公司在此前的上市申报中存在违法违规事项,具体包括“公司2014年至2017年由实际控制人体外代垫公司设备采购预付款136.89万元、成本费用310.38万元;以其他单据支付董监高薪酬545.28万元。公司提交的申报财务报表及招股说明书未如实反映和披露上述信息。”
一家五口控股97%
事实上,赛克思的上市之路可以追溯到2011年。
公司自2011年起便开始筹谋上市,十一年间,轮番经历了多次上市中止、对赌回购、监管现场检查,甚至还曾因违规受罚。此次主动撤回申请,也让市场再度关注到这家公司的“积弊”。
赛克思是十分典型的家族企业,实际控制人为吴赛珍、高志明、朱未、高魏磊和高莉五人,而这五人,是一家五口。
吴赛珍与高志明夫妇二人通过明智投资间接持有赛克思液压目前81.98%的股份,而余下三人分别直接持有的赛克思液压4.59%、4.59%和6.13%的股份,一家五口共持有赛克思液压此次IPO发行前97.3%的股份。
首先,家族企业上市,往往很难保障中小股东的利益。
在家族成员持有大部分股份,甚至完全控制了企业经营决策权的情况下,董事会被家族企业控制或者形同虚设,小股东的利益往往不会得到重视。这样失衡的股权比例,使股东之间的地位产生悬殊,长时间利益受到损害的小股东和公司大股东之间难免产生矛盾和纠纷,也会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
其次,从最近几年赛克思的财务状况来看,形势也不容乐观。
在2018年IPO折戟之后,公司近三年的年化营业收入一直徘徊在4亿左右难以寸进,扣非净利润方面更是从2018年开始持续逐年下滑。2020年,公司扣非净利润大幅下滑至7429.93万元,已经不足“隐形红线”8000万元。
最后,值得注意的是,赛克思与客户关系错综复杂。
资料显示,在报告期内,与公司存在各种关系的经销商企业,当期销售金额分别为5665.62万元、5737.74万元、5504.24万元、2637.01万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4.44%、14.11%、13.87%、11.50%。叠加被其认定为关联企业在内的客户,来自“裙带”敏感关系的经销商承包了公司近30%的销售收入。
虽然有“裙带”之嫌,对于这些关系企业,赛克思却坚称已经披露完毕了其之间的真实关系,不认为是公司的关联方。
目前,公司为何在上会前夜紧急撤回申请还没有具体消息披露,后续是否继续冲刺A股IPO也尚未可知,不过辛苦奋战却倒在上会前夕,不免让人扼腕。
但是,从2018年撤回申请后再战来看,赛克思液压这11年的上市之路或许还会继续延长下去。
关键词: 临阵脱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