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下午,淮北市民生工程工作会议召开,传达学习省委办、省政府办关于2022年创新民生工程建设模式办好20项民生实事的文件精神,全面启动我市2022年度20项民生实事工作。
我市2022年度20项民生实事分别是:皖北地区群众喝上引调水工程、区域医疗水平提升行动、“四好农村路”建设、棚户区和老旧小区改造、养老服务和智慧养老、幼儿托育和学前教育促进、就业促进工程、城乡适龄妇女“两癌”免费筛查、困难群众救助、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工程、困难残疾人康复、困难职工帮扶、中小学课后服务、15分钟健身圈建设、15分钟阅读圈建设、“惠民菜篮子”运营、老年助餐服务、老年人门诊就医便民服务、食品安全“你点我检”、城乡困难群体法律援助。
排在首位的是皖北地区群众喝上引调水工程。据了解,我省以南水北调东线、引江济淮等引调水工程为基础,建设从水源到用户的配水工程。配水工程和引调水工程同步建设,确保地表水调到当地即能实现供水入户。在25个县(市、区)(含毛集实验区)开工35个项目,续建8个项目,新建取水泵站22处,新建输水管道209公里,新建配水管道2901公里,新建加压泵站17处。
中小学课后服务首次纳入民生工程。全省4838所应开展课后服务的义务教育学校〔按照教育部“双减”工作监测平台统计口径,不含寄宿制人数大于100人的寄宿制学校、村小学(教学点)、学生数小于100人的小规模学校〕100%提供课后服务,鼓励各地各校提供多样化课后服务,努力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推动各地结合当地实际,综合考虑物价水平等各种因素,不断完善课后服务参与教师和校外相关人员补助办法,合理确定补助标准。
“惠民菜篮子”运营也是第一次出现在民生工程列表。根据全省要求,我市在现有“惠民菜篮子”门店基础上,按照总量只增不减的原则,适当增加运营门店数量。我省还鼓励有条件的县(市、区)结合实际,在城区建设“惠民菜篮子”。建立500家“惠民菜篮子”门店,全年平价销售农副产品20万吨左右,预计优惠金额4亿元。
老年助餐服务同样备受关注。我省今年支持建成800个老年社区食堂(助餐点),其中新增老年食堂177个,提供社区助餐点623个。积极开展农村老年人助餐服务试点,依托区域性农村特困供养机构改造提升,赋予助餐配餐功能,为区域内失能、独居、高龄、困难等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务,2022年全省建设不少于100个农村助餐点。
会议要求,各级各部门要明确责任,做到上下联动,科学合理分解目标任务至各县区,细分到每月,加强过程控制,推动民生工程工作有序深入开展。市直部门要加强对县区业务指导,及时协助解决存在的问题,同时进一步加强与省直部门的对接联络,寻求指导帮助。加强清单化、闭环式管理,适时开展调度督查,对进展落后的项目进行通报,切实做到两个不低于(项目进展情况不低于序时进度,不低于全省平均进度)。
记者 黄顺 通讯员 邵杰
实习生 杨若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