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焦点 > 正文

胡海铭:探索乡村寄宿制学校“3+1”管理模式

2022-03-23 16:14:17    出处:安青网

安青网讯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部分乡村学校学生流失,学校缺乏办学活力。探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乡村学校小而弱的情况较普遍存在,且留守儿童多,监管教育不到位。如何摆脱当前乡村学校发展的窘境,创办优质的乡村寄宿制学校是有效途径”。胡海铭是祁门县县级兼职督学,祁门县第一中学科学馆馆长、化学教师、正高级教师。探索乡村寄宿制学校创新管理模式,是他多年关注并研究的重要课题。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针对存在的问题,黄山市一些偏远的乡村寄宿制学校进行了“3+1”管理模式下的一系列实践与探索。“目前,试点学校已成为本地区具有示范性和标杆作用的乡村寄宿制学校。”胡海铭介绍,基于乡村学校普遍地处偏远、学生上学放学路途远、交通不便以及留守儿童多等实际情况,探索实行每月三周时间学生集中在学校学习、生活,一周时间放假回家与家长沟通、生活,逐步实现心理学上的习惯养成“21 天效应”。在校期间,学生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学习各类课程,参加丰富多彩的创造性拓展课程活动。同时,由教师以代理家长身份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行为习惯、心理辅导等方面的教育和引导。

教育教学质量是乡村寄宿制学校的生命线。试点学校立足教研,加强高效课堂建设,抓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工程。通过定期召开教育教学工作会议,充分施行“月学月清”、月假检测制度;实践“学讲”教学模式,开展“名师结对、驻点学习”活动等,促进教育教学质量大幅度提升。如在“名师结对、驻点学习”活动中,邀请本地名师到推行“3+1”管理模式的试点校进行业务指导,试点校教师也可以前往优质校向名师驻点请教,这有效促进了乡村学校师资和教育教学水平显著提升。

在“3+1”管理模式下,寄宿制学校学生在校时间较长,仅按课程标准开设课程,难以完全满足学生的学习和成长需求。对此,试点学校组织师生创造性地研发和开设丰富多彩的校本自选课程,开展相关活动,如开展科技实践活动、棋艺活动,开设传统文化、国学讲坛等综合实践课程等;邀请心理专家进学校举办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开设“剪纸艺术”“徽州民歌”“歙砚书法”等地方特色课程,以及“钉纽扣”“叠被子”“系鞋带”“洗衣服”“内务整理”“我的拿手菜”等技能特色课程等,让学生既能学到课堂知识,又可以拓展课外知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从而彰显乡村学校的内涵特色。

胡海铭介绍,目前,歙县、祁门县已有近10 所乡村学校先后实施“3+1”办学模式,为乡村学校发展探索出了可推行的成功模式。其中,歙县绍濂中心学校、祁门县凫峰中学已成为黄山市乡村寄宿制学校中具有示范性和标杆作用的乡村寄宿制学校,硬件建设力度大幅度加强,教职工真抓实干,教育教学质量也大幅度提升。

乡村学校是我国教育分层的底部和教育神经的末梢,是教育现代化的“短板”,是教育均衡发展的“最后一公里”。胡海铭认为,“3+1”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能较好地解决山区乡村学校发展的一系列问题,是办好让学生“安心学、学得好、住得好、吃得好、玩得好、留得下”,教师“静心教、乐心教、教得好、留得住”的乡村教育的有效途径。

□通讯员 吴晓清

本报记者 谢婷婷

关键词: 管理模式 丰富多彩 大幅度提升

相关内容

消费
产业
“众力新能源”——数字赋能,推动能源转型 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也是进入新发
中秋全家游 你需要一辆“好看、好享、好安心”的2022款瑞虎3x! 已经喝完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入秋后的第一个节日——中秋节也要到了!今年的中秋节,不
美中生物总部大厦盛启,阔步迈入生物护肤新时代 9月2日,广州美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美中)在广州市黄埔区举办了盛大的美中总
“碳亿宝”将在建筑建材节能领域持续深耕 新冠肺炎疫情、气候变化以及当前复杂的国际局势对全球供应链造成了冲击,尤其是能源和
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