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中国科幻研究中心和南方科技大学科学与人类想象力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科幻元宇宙研讨会”在线上进行。会议由南方科技大学教授吴岩主持。本次研讨会吸引了50余名业界专家,围绕科幻和元宇宙的关系,探讨科幻对元宇宙的影响,以及元宇宙时代科幻作为一种“方法”的多种发展方向与可能。
开幕式上,中国科普研究所所长、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党委书记王挺发表致辞。他表示,近期元宇宙的概念在国内外引发高度关注,其意义和价值已经溢出了科幻层面。希望这次围绕元宇宙的研讨充分聚焦社会、公众关注的与科幻相关的问题,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在产业发展、人才培养等方面建言献策,扩大中国科幻研究中心作为科幻智库的影响力,期待各位专家发挥各自优势,在交流合作中合纵连横,实现共赢,借助新概念,拓展新空间,为科幻事业、产业繁荣发展和全民科学素质提升贡献力量。
在讨论环节,来自与科幻发展相关的各行业专家学者积极发言。深圳科学与幻想成长基金首席研究员、南方科技大学科学与人类想象力研究中心访问学者三丰认为,元宇宙激发了大众对人类如何真正迈入数字化时代的思考。作为科幻概念的元宇宙,在诞生30年后成为社会创新发展的新起点。科幻作家不应专注于在抽象层面阐释元宇宙的底层逻辑并完善顶层设计,而应该以“未来社会产品经理”的身份构建具体的未来场景,讲好关切于人的故事。任何创新概念想要进入大众认知领域,“故事”永远胜于“理论”。
与会学者分别从元宇宙的内涵及兴起的背后逻辑、元宇宙与创作、城市转型、市场投资等方面阐述了各自的观点。南方科技大学教授吴岩对本次会议进行总结。吴岩指出,元宇宙起源于科幻,与科幻有着天然的联系,科幻界要继续推进科幻文学和元宇宙之间的关系。在人类进入太空和登上月球前后,科幻作家也经历过类似的梦想成真的过程。在真实超越幻想之后,那些年的科幻作家都做了什么,该怎么从那些案例中学习经验并指导今天的行动方式,值得我们深思。(记者 魏沛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