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博客 > 正文

梭子蟹上岸,但是我们劝你不要做第一个吃蟹吃到急诊的人……

2023-08-10 02:56:37    出处:橙柿互动

昨天,舟山国际水产城2号码头,“第一风”梭子蟹已抵岸,喜欢吃海鲜的朋友有口福了。但是,美味也不能多吃。

一次性过量或累积过量食用螃蟹有危险

“在急诊工作三十年,每年这个时节急诊科都会收治好多个因为管不住嘴、过量食用螃蟹的而突发疾病的患者。”浙中医大二院(浙江省新华医院)急诊科主任周冰之说,最为多见的就是消化不良、急性胃肠炎、急性胰腺炎和胆囊炎等。


【资料图】

很多人以为“少吃多餐”式的吃螃蟹就很安全,其实这也是一个误区,事实上螃蟹累积吃过量也是会引起高血脂症胰腺炎。

“对于有基础疾病的人来说,比如肥胖、血脂异常、糖尿病等,在短期内吃螃蟹积累到一定程度到时候,某一次的摄入量过多,就会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而诱发疾病。比如诱发重症高血脂症胰腺炎,死亡率为15%-30%。”周冰之主任提醒说。

周冰之主任特别强调:“如果食用螃蟹后出现腹胀、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以及出现皮肤潮红、手足心皮肤痒、全身风团样皮疹、憋气、喘息等过敏症,请及时到医院就诊。”

科学吃蟹,美味又安全

“螃蟹是一种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但其中蟹黄的胆固醇含量较高,对于一般人群来说一餐食用不要超过2只比较合适,最多不要超过3只。”省新华医院陈秋霞副主任营养师表示,很多食客喜欢一边吃蟹一边喝啤酒,这两种含有高嘌呤的食物同时食用会产生过多的尿酸,而冰镇的啤酒或者饮料还会加重胃寒的情况。

尿酸过多就会沉积在关节或者软组织中,引发令人痛苦不堪的疾病——痛风!

对于有这些基础病的患者如何吃蟹,陈秋霞医生还特地罗列了一张表:

不能吃:有高尿酸血症甚至痛风,或者一吃螃蟹就过敏者。

少吃:冠心病、慢性腹泻、体质虚寒、胆结石、胆囊炎、胰腺炎、老人和婴幼儿等消化功能较差的人。

最好不吃蟹黄:血脂异常、高胆固醇血症的病人、孕妇。

“对于孕妇慎吃螃蟹的说法需要补充说明的是,蟹黄脂肪肥厚,营养富集,口感也非常鲜美。但是蟹黄中容易富集镉等重金属以及二噁英、多氯联苯等污染物,对胎儿发育不好。建议蟹黄少吃或不吃,蟹肉倒问题不大。”陈秋霞医生提醒。

吃生蟹有什么风险?

很多沿海地区还会吃醉蟹、呛蟹,需要提醒一下,这两种蟹都是生的。贝壳类水产中容易引起急性肠胃炎、甚至诱发败血症的病原菌很多,而无论是拿酒泡,还是拿盐水泡,都不能起到杀菌的效果。

除了常见的副溶血性弧菌、大肠杆菌以及各种寄生虫,生蟹还可能携带诺如病毒和甲肝病毒,这两种疾病的传染性都很强,可能连累身边的人一起上吐下泻。所以,无论是蟹还是其他海鲜,都建议煮熟再吃,清蒸蘸点姜醋汁,是最简单、鲜美又安心的吃法了。

蟹与什么食物最有“cp”感呢?答案是姜汁和黄酒。

生姜汁味辛性温,可散胃寒,吃螃蟹的时候蘸生姜汁,能御寒、解毒,减少对脾胃的伤害。生姜汁还能开胃健脾,能增进食欲,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

黄酒不仅在口感上和螃蟹搭配相得益彰,而且黄酒可以消除螃蟹的腥味,并增加鲜味。从健康的角度看,螃蟹性寒,配上活血祛寒的黄酒,可以减轻或消除吃螃蟹后的不适感。陈秋霞说。

另外适当加点醋也可以起到提鲜的效果。

来源:橙柿互动作者:记者 金晶 通讯员 辛暄

关键词:

消费
产业
「港股异动」中兴通讯(00763.HK)跌3.36% 【财华社讯】中兴通讯(00763 HK)截至14:29下跌3 36%,现报25 85港元,
财政部:数据库、台式计算机政府采购需求标准公开征求意见 在数据库安全要求方面,采购需求标准明确,数据库应当符合安全可靠测评
TTC 2023 ChinaJoy 线下交流展会 2023年7月28至31日,第二十届ChinaJoy展会在上海浦东新国际博览中心举
港区打造监督闭环做好巡察“后半篇文章” 港区打造监督闭环做好巡察“后半篇文章”
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