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连骨头都做成预制菜的鱼,是怎样一条鱼?对当地农业经济发展助推如何?
近年来,中山水产预制菜行业进入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连骨头都做成预制菜,一条鱼全用上了。”渔大脆鲩食品负责人陈伟健正是预制菜发展的受益者。以前只做免浆鱼片,鱼的其他部位只能丢弃。而今,鱼蛋、鱼排、鱼饼、脆肉鲩春卷等产品一应俱全,大大降低损耗,提升了养鱼收益。 脆肉鲩切片 中山仅一个小榄镇就有五家水产预制菜企业,数十款产品,销售遍布珠三角、福建、江苏、浙江、武汉、上海、港澳等省区,还远销美国、加拿大、澳洲等海外国家和地区。 记者调研了解到,中山正大力扶持预制菜产业发展,鼓励企业根据市场需要扩大产能、研发新产品、打造新品牌,行业内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 提升品牌影响力小榄预制菜年产值1.3亿去年10月,中山市出台《中山市推动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提出中山岭南特色预制菜产业“1+6+N”发展新格局。脆肉鲩作为中山预制菜优势产品之一被列入工作方案当中。 数据显示,去年小榄全镇预制菜年产量约5840吨,年产值约1.3亿元。小榄镇委镇政府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通过发挥脆肉鲩的养殖优势,加快培育脆肉鲩预制菜优势产区、核心企业和优质供应基地,推动脆肉鲩深加工产业发展。 脆肉鲩鱼饼 使用脆肉鲩制作的预制菜售价较高,只能走中高端市场,这就要求品牌影响力的加持。“一条脆肉鲩,只有4成是肉,4成是骨头,2成是内脏。”小榄镇脆肉鲩养殖流通与加工协会秘书长欧浩枝表示,预制菜与餐饮加工不同,餐饮可以把脆肉鲩每一个部位都做成一道菜,但能做成预制菜的部分只有肉那4成,单价很难降下来。 为此,中山市加快推进水产品品牌建设,推出了包括小榄脆肉鲩在内的多个特色农产品品牌视觉设计,提炼品牌化发展定位,支持一批有实力的企业产品申报“粤字号”,组织优质产品“走出去”推介,再将精准采购商“引进来”选品。推动中山预制菜销售遍布珠三角、福建、江苏、浙江、武汉、上海、港澳及美国、加拿大、澳洲等国家地区。 脆肉鲩虾饼 有了强大的品牌和渠道支撑,企业也更有信心扩大产能、研发新品。“我们已经有一定的产品基础,接下来就是打造自己的品牌了。小程序、淘宝、抖音都已经开好店了,接下来要把直播做起来,推广自己的品牌。”陈伟健告诉记者,渔大从2021年开始进入预制菜领域,并专注于脆肉鲩预制菜产品研发。 据悉,中山市正在创建高水平预制菜产业园,小榄镇以脆肉鲩预制菜产业为抓手,融入中山岭南特色预制菜产业“1+6+N”发展新格局中,或将孵化出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脆肉鲩预制菜品牌。预制菜原材料自产有保障
选购脆肉鲩要先“试脆”
来到小榄水道附近,一望无际的连片鱼塘映入眼帘,干净整洁、规划有序是记者对中山市小榄镇东升脆肉鲩产区的第一印象。 小榄发现并养殖脆肉鲩已有40多年历史。20世纪80年代初,小榄镇率先采用池塘试养脆肉鲩,并逐步在当地推广。发展到现在,脆肉鲩养殖已推广至整个中山。 “脆不脆都要试过才知道,所以要试脆。”车志强介绍,由于脆肉鲩的外形和普通草鱼并无二致,鱼贩们都会在鱼塘中打捞一条鱼上来现场宰杀试吃,俗称“试脆”。脆肉鲩的脆度受蚕豆喂养时长影响,蚕豆喂养时间越长,口感越爽脆。经验老到的养殖户,还会通过“试脆”判断还需要用蚕豆喂养多久。“不同客户对脆度要求也会不同,我们养鱼的会根据客户要求调整。”车志强不仅是养殖大户,也是流通大户。 “刚开始大家都是几亩几亩地养,发展到现在,很多养殖户都是上百亩地养。”车志强回忆,他是最早一批脆肉鲩养殖户的人之一,见证了脆肉鲩的发展历程。上世纪90年代,全镇脆肉鲩养殖面积约2000亩,从2000年开始,脆肉鲩养殖面积每年都在大量增加。发展到现在,小榄全镇脆肉鲩养殖面积稳定在1.5万亩左右,占全市脆肉鲩养殖面积约52%,而中山市脆肉鲩养殖面积占全省脆肉鲩养殖面积约90%。 经过40多来的摸索、实践和积累,小榄掌握了一套成熟的养殖技术,在保证肉质足够爽脆的前提下,亩产由过去的1500斤提高到最高6000斤。 不断提质增效强品牌“富民鱼”解决3万人就业走到鱼塘边,记者看到一台台运用5G技术的自动投喂机正在运作。“只需在手机上操作,一台自动投喂机就可以同时投喂3个十几亩的大鱼塘,大大节省了人工,还能保证品质均衡。”欧浩枝跟记者说道。手机上不仅可以精准看到饲料投喂情况,还可以做水体溶氧、鱼塘增氧、视频监测等操作。 90后\"渔二代”黄嘉华告诉记者,他们引入移动5G技术,建成小榄镇智慧渔业云平台,开启“5G技术+特色产业”发展新模式。“不仅能更了解鱼塘情况,同时还大大减少了人力需求,运营成本降低15%以上。” “除了运营成本降低,脆肉鲩在相同生长周期内重量也提升3-5%,养殖生产效率提高约30%。”欧浩枝介绍,利用大数据、云平台等先进技术,实现了养殖智能化控制,养殖户可更好地适时调整优化养殖方案,最大限度挖掘脆肉鲩的生长潜力。 近年来,在区域品牌和预制菜产业发展带动下,脆肉鲩产业经济效益进一步提升,脆肉鲩塘头价格攀升至14元/斤,比前两年提升了16.6%。产业园内农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 39568元,比全镇农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高出18.5%;辐射带动农户1200多户4200多人。通过发展脆肉鲩产业,间接解决了小榄全镇3万多人的就业,脆肉鲩成为镇内人民群众高度肯定和认可的“致富鱼”“富民鱼”。 目前,小榄脆肉鲩养殖面积、年生产能力均保持稳中有升的发展态势,全镇年产量约3.5万吨,年产值超11亿元,占全镇农业总产值约70%。转载声明
来源:南方农村报、南方+,作者:张晓锋。转载请注明来源
编辑:郑燕云
热点回顾
活动信息水产人为“大国渔业”加油!
“点赞”+“在看”↓↓↓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