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来源于徐慢慢心理话 ,作者我是徐慢慢
徐慢慢心理话.
(资料图)
徐慢慢,“看见心理”旗下的心理咨询师。貌美如花,勤勤恳恳,陪你一起慢慢向上。
徐慢慢心理话(ID: xumanman-kjxl) | 来源
徐慢慢 | 作者
赵璐 | 编辑
写在后面
读完以上这些经历,我相信很多人都跟我一样,是很羡慕的。毕竟我们很多人,其实都是在扫兴式的教育氛围里长大的。
但我想再补充说的是:有时,父母的扫兴也是无意识行动,并非故意的。
他们也是爱孩子的,但要和孩子保持一致的感受却是很难的事。
这或许是因为,他们曾经生长的环境是更注重「功利性」的部分——比如做某件事有没有用、正不正确、对学业或工作有没有帮助。
而那些「情感体验」的部分却时常被忽略打压,开心的、愉悦的感受,常常被剥夺被审判。
所以他们才会不自觉地,把这套旧的经验用在孩子身上。
看到这里的你,不管是被扫兴的孩子,还是会扫孩子兴的父母,都可以从此刻开始试着,多去关注生活中「情感体验」的部分。
每一次自己或者他人的快乐情绪流淌出来时,别急着审判你的情绪,而是观察它。
然后问问自己:面对这个情绪,我想到了什么?它是怎样出现,又是怎样发生的?
这样的练习,可以一点点地帮我们学会不扫自己的兴,也能帮我们成为一个不扫兴的父母、伴侣和朋友。
喜欢这篇漫画,记得帮我点亮「在看」+「分享」。
原标题:《父母不扫兴是什么体验?第一个我就羡慕哭了》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