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观点 > 正文

威海临港区:打造创新工作室“产改试验田”

2023-07-07 15:07:12    出处:中工网

原标题:

威海临港区:打造创新工作室“产改试验田”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杨明清 张嫱 通讯员 夏丽萍 

走进位于山东威海临港区的豪雅光电科技(威海)有限公司熔解工厂,11条生产线正满负荷加速运转,原料调和、熔解、成型、检查……一块块合格的玻璃板材被加工成型,入库等待冲压。

作为全球最大的光学玻璃生产基地,豪雅光电十分重视职工技术创新。近年来,在临港区总工会的指导和支持下成立了7处劳模(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充分挖掘职工创新潜能,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曾荣获威海市劳模(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威海市工人先锋号、山东省工人先锋号等荣誉称号的李森创新工作室就是其中之一。

在威海市总工会的全面推进下,劳模(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已成为威海企业创新的重要阵地,不仅鼓励了众多一线职工参与创新工作,还引领劳模、工匠和高技能人才在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等方面充分发挥作用,为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搭建了平台。

近年来,在威海市总工会的指导下,威海临港区总工会积极推进创新工作室创建工作,坚持“培养一个、成熟一个、发挥一个”,将创新工作室真正打造成“产改试验田”。

“如今,通过不断创新与突破,我们拥有MRS冲压机增产改造、CP称量机和安装模具改善等创新成果20多项,成果在全球公司推广应用,国外工厂参考改造后产量大幅提高,公司特别进行了表彰。”李森劳模(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带头人李森自豪地表示,工作室已有9项实用新型专利被授权,为企业增效800多万元,4项成果分别获得市级合理化建议一、二、三等奖。

同样注重把创新工作室打造成“产改试验田”的还有山东威达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我们现有劳模(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9个。通过从1到N的平台建设,构建起立体式全方位的研发创新体系,带动促进全体职工创新力提升,每个创新工作室年均创新创效100万元以上。”山东威达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通过实施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开展“职工求学圆梦行动”“威达技师”培养工程项目,帮助或资助符合条件的职工实现学历与技能“双提升”。

如今,临港区劳模(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创建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先后建立区级创新工作室101家、市级职工创新工作室83家、市级示范创新工作室4家、创新工作室获得市级工人先锋号6家、省级工人先锋号1家、全国工人先锋号1家。创新工作室带头人1人被评为山东省劳动模范,3人被评为威海市劳动模范,3人获得山东省五一劳动奖章,6人获评“威海工匠”,成为助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推进器”。

来源:工人日报客户端

关键词:

消费
产业
深圳存量住宅用地共615宗 未动工土地面积276.41公顷 深圳存量住宅用地共615宗,其中,存量用地总面积共1201 97公顷,包含未
2023年校友会中国大学艺术学实力排名20强 2023年校友会中国大学艺术学实力排名20强名次学校名称总分2023综合排名
陕西省商南县发布高温黄色预警 商南县气象台2023年07月07日12时34分发布高温黄色预警信号:预计下述地
太原老年人!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能享受这些服务!山西省发布基本养老服务清单 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8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能享受哪些基本养老服务?经济
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