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黔东南州人民医院“组团式”帮扶锦屏县人民医院工作,坚持以医院综合能力提升为重点,以五大中心建设为抓手,通过理念融入、技术植入、智慧嵌入、人才引入,持续推进医院管理精细化、医疗体系整合化、服务能力现代化、医疗质量同质化,有效发挥县人民医院在县域医疗服务体系中的龙头作用。目前,已开展新技术41项、引进新项目82项、填补县域内医疗技术空白92项,三、四级手术占比由34.7%提高到47.28%,其中微创手术占总手术比例为22%,住院人次同比增长19.80%,实现当地农村居民“就近看好病”。
理念融入,释放管理效能。深刻认识“组团式”帮扶是推进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措施,是切实提高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水平,着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高质量健康保障的思考,自觉从战略和全局高度推进“组团式”帮扶工作。成立“黔东南州人民医院援锦党支部”,挂牌“黔东南州人民医院锦屏县分院”,帮扶专家团队成员分别担任锦屏县人民医院党委委员、副书记和院长、副院长、科室负责人等职务,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各层级聚焦主责主业达成共识融合共建,黔东南州人民医院成功成熟的管理理念和服务理念整体平移,专家们坚守初心真正担当,将职责与使命付诸于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忙碌在治病救人中,加速了两地医院管理理念和服务理念的同质化进程,新理念新品牌在锦屏生根发芽,进一步拓宽了帮扶维度,深化了帮扶力度,提升了帮扶质效。
技术植入,建强救治体系。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树牢大卫生、大健康理念,精准对接新时代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的医疗卫生健康需求,把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组团式”帮扶围绕锦屏农村居民常见病、多发病诊疗,以及急危重症抢救与疑难病转诊等群众看病就医“急难愁盼”问题,依托黔东南州人民医院优势医疗资源的大力支持与指导,以胸痛中心、创伤中心、卒中中心、危重症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中心、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五大中心”建设为抓手构建区域协同的重大急性病救治体系,以二甲复审为契机加强肿瘤防治、慢病管理、微创介入、麻醉疼痛诊疗、重症监护等临床服务中心建设和医学检验、医学影像、心电诊断、病理等县域医疗资源共享中心建设,两地医院在提升专科技术能力、提升医院重大急性病救治质量和效率上同频出招、同向发力,引进开展的系列新技术新项目惠民生、暖民心,让更多锦屏群众享有优质便捷可及的医疗卫生服务。
智慧嵌入,发挥信息优势。立足于县级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以智慧服务建设为抓手,电子病历为核心,加速推进智慧医疗、智慧服务、智慧管理“三位一体”的智慧医院建设,进一步夯实医院信息化基础,巩固医疗服务“最多跑一次”成果,持续改善医疗服务水平,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就医获得感、满足感。其中,面向医务人员的“智慧医疗”,对标电子病历4级评级标准,改善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信息化系统,完成院内系统改造升级;面向患者群众的“智慧服务”,强化线上和线下诊疗服务一体化,新增的智慧医疗患者服务小程序软件实现预约挂号、智能导诊、报告查询、检查预约、智慧结算等全流程线上办理,“数据多跑路、患者少跑腿”有效缓解了群众看病排长队难题;面向医院管理的“智慧管理”,注重于提升医院管理精细化水平,新增的检验科LIS系统、健康体检系统、影像云胶片系统和资产精细化管理系统已上线运行,为实现医院精细化管理打好基础。
人才引入,优化健康服务。针对锦屏县人民医院管理人才急需、临床人才紧缺的状况,“组团式”帮扶专家团队选派坚持对标高位、聚焦顶层设计,11名队员由管理、医疗、护理、财务等专业领域组成,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的专家人才队伍迅速成为医院健康持续发展的主要力量,使人才队伍结构发生质的变化。把名医名大夫配备在院长、常务副院长等关键岗位,推行帮扶专家、本土专家“双主任制”共管共建科室,突出发挥帮扶专家的学科带头人作用不断引领学科开拓发展,这些高层次医学和管理人才充实到百姓群众急需的临床医疗中,充实到医院改革发展的攻坚克难中,一个人扛起一科室,一个人带动一大片,为百姓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发挥了积极作用,为医院管理在优化管理架构、健全规章制度、完善绩效评价与薪酬分配体系等方面的加强贡献了人才智慧,打造了短期内快速提升受援单位医院管理、医疗技术、服务质量的“锦屏模式”,加强了区域卫生健康领域协同创新,全面提升了当地卫生健康服务品质。
通讯员 吴水平
编辑 黄焕弦
二审 杨新凤
三审 姜佳信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