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温高达39.2℃!
(资料图)
发热、头晕、重度乏力还“说胡话”
诸暨57岁的章阿姨(化名)
做梦都没想到
罪魁祸首竟然是...
误把重症肺病当普通感冒
阿姨发高烧、说胡话……
近日,章阿姨忽然出现发热、咳嗽、头晕、重度乏力的症状,一量体温竟然高达39.2℃。
起初,章阿姨以为只是普通感冒发热,就在家吃药观察了3天。
没想到,紧接着章阿姨就开始“说胡话”,不知不觉间眼前还发黑了一回,她这才意识到事态严重了,赶紧去了医院。
据胸部CT显示,她的右肺下叶有炎症,感染指数高,同时肝功能有受损,白蛋白偏低,章阿姨住进了医院的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病情不见好转
进一步检查后确诊“鹦鹉热”
但经过了3天的治疗后,章阿姨的病情仍不见好转。复查后,她的胸部CT显示右肺炎症明显进展,疑似是患上了重症肺炎。
“咋回事,越来越严重了?”诸暨市中心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寿丽华决定对章阿姨进行支气管镜及肺泡灌洗检查,肺泡灌洗液送三代病原宏基因检测结果显示鹦鹉热衣原体感染!
找到“元凶”后,经过针对性治疗,章阿姨的病情马上得到了缓解。已于日前顺利出院。
连呼吸都能中招
“鹦鹉热”究竟是何方神圣?
“鹦鹉热”又称“鸟热”,是由鹦鹉热衣原体引起的疾病。这些衣原体主要在多种鸟类之间传播和感染,偶然由带菌动物传染给人。
最初发现本病多见于玩赏鹦鹉者,故命名为“鹦鹉热”,但其实,其他禽类如鸽子、雀、鸭子、鹅等,也可能是人类感染的来源。
人在被病鸟啄伤、抓伤或者屠宰拔毛时,就可能通过呼吸道感染。
就算没有主动直接接触,居住或工作的环境旁有很多鸟禽类,吸入了病鸟的干燥粪便、羽毛或呼吸道分泌物的气溶胶,也有可能“中招”!
寿丽华介绍,此病感染前期与禽流感、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等症状极为相似,典型表现为高热、畏寒、咳嗽、头痛、肌痛和肺部浸润性病变等,部分严重者很快发展为重症肺炎、心内膜炎、脑炎,甚至危及生命。
爱鸟人士如何自我保护?
如果所处环境可能会接触鸟类,需注意预防“鹦鹉热”,特别是接触禽鸟后,必须要及时洗手。
从事禽类运输、售卖、宰杀等工作的人群,应正确佩戴口罩,做好环境卫生和消毒。
如果在接触禽鸟后,出现高热、咳嗽、头痛、肌肉疼痛等症状时应及时至医院就诊,并告知禽鸟类接触史,让医生更好地进行诊断。
买鸡、鸭、鹅等活禽的时候,要保持一定距离。尤其是在烹饪的时候,要将其彻底煮熟。
家人们,那么问题来了
骨头带血的白切鸡
到底熟没熟?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