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上市公司 > 正文

共享充电宝消费乱象频现引发关注

2023-08-01 17:19:53    出处:工人日报


【资料图】

近年来,共享充电宝解决了人们外出时对手机的“电量焦虑”,为消费者提供了不少便利。但《工人日报》记者近日采访发现,共享充电宝超1分钟也按1小时计费、归还后仍在计费、莫名付费开通会员、好借难还等乱象频现,成为消费者投诉的一大问题。

近日,部分景区内共享充电宝每小时收费10元、超1分钟也按1小时计费引发关注,不少消费者质疑这种计费方式不合理。据媒体报道,消费者方女士在北京黄花城水长城扫了一个共享充电宝,用了4小时9分钟被扣了50元,她认为“贵得太离谱”。

归还后仍在计费的问题也让一些消费者困扰。黄先生向记者反映,近日,他在贵州黄果树瀑布大扶梯售票处租了个共享充电宝。“有最低电量能开机就还了,估计也就用了10多分钟。但账单显示,我是两天以后才还上的,最终扣费60元。”

共享充电宝消费乱象引起了市场监管部门和消协组织的关注。7月24日,四川省巴中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官网公示了2023年第二季度重点经营者消费投诉信息,其中,两家共享充电宝公司因未在限期内将整改情况向市场监督部门报告,整改措施不力被公示。据报道,这两家企业出现乱扣费现象,受到多名消费者投诉。

今年3月,广东省深圳市消费者委员会针对多种品牌共享充电宝进行了相关调查。调查结果发现,归还后仍在计费问题是消费者投诉的重灾区。

在网络投诉平台上,针对共享充电宝的投诉也非常多。截至7月27日10点,黑猫投诉平台上相关投诉高达19861条,涉及多收费、乱扣费、无法成功归还等问题。

在北京京师律师事务所律师熊超看来,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有权获得质量保障、价格合理、计量正确等公平交易条件。他说,2021年,有关部门曾对共享充电宝进行行政指导,然而收效不大。熊超建议,相关部门应畅通投诉举报渠道,提高对消费者投诉的处置效率,帮助消费者维权。尤其是针对投诉问题较多的共享充电宝企业,应采取限期整改、公开曝光等措施,加大威慑力度。

针对消费者对共享充电宝超1分钟也按1小时计费的质疑,中国政法大学教授陈忠云表示,共享充电宝收费价格虽由市场调节,但不能只想着提价,而服务质量跟不上。共享充电宝企业只有做到既方便用户又资费合理,不让大多数消费者有被宰的感觉,才能走得更远。

关键词:

消费
产业
华金证券给予容百科技买入评级,业绩短暂承压,海外布局推进 每经AI快讯,华金证券08月01日发布研报称,给予容百科技(688005 SH,
中新真探:方便面32小时内都无法消化吗? 中新网8月1日电“吃一碗方便面要花32小时解毒”的说法来源于美国科学家
抖音发文助手功能正式上线 鞭牛士8月1日消息,今日,。在投稿页编辑文字时系统会实时自动排查不规
美国通胀有降温迹象 黄金期货延续调整 周二(8月1日)亚洲时段,黄金期货小幅走弱,目前交投于1957关口附近。周
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