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经济错位时期的市场表现
(资料图)
中美经济错位的原因可概括为三大类,事件驱动型、全球危机型和货币政策型。
1)事件驱动型:由某一特定事件驱动,事件影响范围通常限于本国。在事件驱动型的中美经济错位时期,无论经济是“中强美弱”,还是“美强中弱”,美国股指表现大概率优于中国股指。如2002 年的美国财务造假、2017 年的特朗普减税计划等。
2)全球危机型:由全球性危机引发,但错位时间较短。中国通常对危机的反应更迅速,政策见效也更快,因此经济领先于美国恢复,股市也率先反弹。如2008 年的全球金融危机、2020 年的新冠疫情。
3)货币政策型:在没有特定事件、危机发生时,货币政策对经济周期进行干预,改变经济周期自身的运行轨迹。由于货币政策引发的中美经济错位只有2013 年至2015 年的1轮,且情况较为特殊,因此并不具备分析价值。
事件驱动型的中美经济错位时期,A 股行业表现规律较为明显:1)“中强美弱”时医疗和金融通常表现较好;2)“中弱美强”时必选消费和银行表现较好。
海外宏观数据
PMI:截止至2023 年7 月,全球制造业低迷,欧洲颓势更明显,全球服务业复苏放缓。
美联储加息:加息进程接近尾声,当前市场预期美联储或于明年一季度开始降息。
期限利差:美国期限利差仍处于倒挂状态,幅度较上周继续收敛。
全球市场表现
大类资产:上周权益市场中,欧美市场普遍回调,新兴市场表现较好,创业板涨幅靠前。
大宗商品涨跌不一,原油、黄金上涨,天然气、大豆下跌。
行业结构:上周美股零售和能源相对占优,A 股综合金融、软件与服务、食品与主要用品零售表现较好;港股个人用品、汽车及零部件、耐用消费品表现占优。
风格:上周美股、港股和A 股均为小盘占优;美股为价值占优,A 股、港股为成长占优。
情绪和资金流向
成交额:纳斯达克100、创业板成交额占比继续下滑,恒生科技成交额占比小幅回升。
盈利预期:较之前一周,机构对美股盈利预测变化不大,但对港股盈利前景更悲观。
南向资金:上周南向资金净流入约14.86 亿元。结构上,上周保险、多元金融、制药及生物科技净流入最多,汽车及零部件、软件服务净流出最多。
风险提示
1、地缘政治风险;
2、全球政策和流动性超预期变化。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