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焦点 > 正文

企业在求生存的环境中,如何创新?

2023-08-12 22:28:17    出处:永不出场的戈多

在《财经》杂志主办的一个对话中,北大的张维迎认为:从三驾马车的角度分析经济不是好方法,还是凯恩斯主义的那一套,更不应该立足于老百姓的消费谈经济增长。刺激消费完全是本末倒置。

不刺激消费,经济的增长与突围又靠什么?

在张维迎的视野中:经济增长的本质不在投资、不在贸易、也不在消费,所有这些都是工具性的,不是原理性的;经济终极的驱动力是来自企业家的创新。从经济的发展史看,倒也契合,毕竟世界经济的每一次浪潮都是创新驱动下的,从蒸汽机到电子时代,又从电子时代到了信息时代,未来似乎人类将被智能机器人统治了。


【资料图】

但是,创新的动力又是什么?

张维迎谈经济学时处处透着哈耶克的政治理念,他们都是完美主义者,哈耶克从完美的人性,推出权力意志的肮脏,而张维迎是从完美的人性,定义了企业家创造性的自由本质。

问题却在于,企业家精神不是抽象的,它需要一个自由主义的市场经济的创新环境。

中国的现实又是什么?

中国的现实是越来越多的行政干预。

投资拉动经济本身就是计划驱动,正如哈耶克所认为的,计划性经济可以定义供应端,定义不了需求端和价格工具,市场通过“一业一企,一企一业”的国家资本控盘,市场的自由竞争不足,甚至有了一种不平衡,在有意无意的过程中,民企的发展缺少同等的市场地位。

这决定了在近十年,民企无法释放出巨大的能量;烟草、石油、军工、通讯、金融、教育……,未来主要行业都将有一个国字头的超级航母,房地产已经在打造巨舰。用黄奇帆的话说,全国九万家房企,将有90%以上会倒闭。不仅仅是房企,整个民企都将面临着一场大洗牌,重新平衡需求不足的矛盾。

在这样的经济背景下,张维迎的“企业家精神”很可能成为空洞的标签。

是企业家缺少创新精神吗?

不是,是企业家缺少创新的市场经济的土壤,它们的生存空间不是越来越大,而是越来越小。一个求生存的状态下,又如何去创新?

关键词:

消费
产业
和评理 | 美式霸凌得不偿失 损人害己坑队友 南非金砖国家事务协调人苏克拉尔在夸祖卢-纳塔尔大学的一次演讲中也透
浙江教育局传来消息,5所学校被叫停?遣散教师在读学生欲哭无泪 学生们还等待着到学校上课呢?还在等待具体的返校时间,但是没想到返校
电子竞技俱乐部宣布在二线城市推出TEC Arena Connect 电子竞技组织EsportsClub与Alienware和英特尔合作推出了TECArenaConnec
分众传媒上半年营收55.17亿元 业绩增长亮点频现 8月9日,分众传媒发布2023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分众实现
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