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卖不出去的车,只有不合适的价格,这句话在大众身上已经得到了验证。
7月初,上汽大众ID.3推出限时惊爆价,限时至高优惠3.7万元,直接把价格拉低至12.59万元起。当然,这个还不够,终端还有接近6000元左右的优惠。这样一来,可以说和目前热销的比亚迪海豚(11.68-13.68万元)是硬碰硬了!
以两款车的入门版为例,虽然ID.3在部分舒适智能性配置、以及三电技术可靠性方面不如比亚迪海豚,但是ID.3贵在动力更强、尺寸空间更大、而且采用的是后独悬,所以在价位相当的情况下,ID.3还是有不错的吸引力。
(相关资料图)
据上汽大众官方数据显示,截至7月底,ID.3单月订单已超1万,可以说是这款车型近年来最佳成绩。不过需要值得注意的是,在此前官方海报中,明确指出仅限量销售7000台,而且时间仅限在7月。
也就是说,这样的成绩很可能只是昙花一现。但是既然降价,想要收回去可能性已经不大了,意味着ID.3后续价格还是会如此,甚至更低。
比较有意思的是,上汽大众刚刚官降,这一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大众汽车老家德国,并引发当地网友的不满。毕竟,大众ID.3在德国的售价为39990欧元,约合人民币32.22万元,是国内目前售价的2.5倍。
两地价格的巨大差异,意味着在新能源时代的当下,国内新能源在全球的领先地位,同时也倒逼大众这类合资车企做出妥协。要想摆脱当下合资纯电车的困境,“大降价”才是目前最行之有效的方法。
事实上,在大众ID.3官降之前,包括宝马i3、宝马iX3、丰田bZ3等热销合资电动车型都迎来了一波大降价,效果也是立竿见影,月销量从此前的几百台一下子提升至三四千台。虽然本田、日产以及奔驰、奥迪等品牌的电动车也或多或少降价过,但是销量迟迟未见起色,只能说降得程度还不够。
当然,除了一味地降价以外,摆在合资品牌面前还有一条路,那就是向国产车合作拿技术。
继丰田和比亚迪、马自达和长安深化合作之后,7月26日,大众汽车品牌与小鹏汽车达成技术合作框架协议。大众汽车集团将向小鹏汽车增资约7亿美元,持有小鹏汽车约4.99%的股权。与此同时,奥迪与上汽集团签署备忘录,深化现有合作。
从具体合作内容来看,大众和小鹏合作将面向中型电动车市场,从2026 年起推出两款新的智能网联车型;而奥迪将同上汽集团联合开发推出全新的电动车型,进入此前在中国尚未覆盖的细分市场。
由此可见,在新能源这条大道上,国内主流新能源车企已经实现了弯道超车,并且开始反向技术输出。而从这一点来看,相比之车企之间的恶性降价竞争,合作才是共赢长远的途径。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