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论坛 > 正文

时代造就王杰精神

2023-08-05 16:01:18    出处:中国教育新闻网


(相关资料图)

王杰,是一名拥有崇高理想信念、坚强钢铁意志、无私奉献精神的伟大无产阶级战士,是时代造就的英雄,留下了影响深远的王杰精神。王杰精神的形成,离不开家庭、社会、学校、部队的教育。

王杰出生于贫困家庭,从小养成了肯吃苦、能吃苦的优良品格。尽管家境贫寒,但王杰的家人并没有只盯自家的“一亩三分地”,而是教育王杰要将集体利益放在第一位,对于少年王杰帮村里人家灭火、救回落水的公家马匹等,都给予了肯定与鼓励。王杰选择参军走上革命道路,得到了家人的坚定支持。他牺牲后,父亲写信给部队,表示王杰的牺牲是光荣的,作为家人一定把悲痛化为力量,更好地工作。王杰的两个妹妹也追随他的脚步先后参军入伍。可见,王杰成长在一个有奉献精神的家庭,父母的教育和良好家风为王杰精神的养成打下了深厚基础。

王杰的出生地山东,是孔孟之乡,儒家文化源远流长。家乡扶危救难、行侠仗义的民风,汇成了社会的浩然正气,王杰从小耳濡目染,自然深受其用。王杰成长在一个充满火热革命激情的年代,他成长的时代背景,是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时期,大批革命英雄成为他的榜样。王杰是听着英雄故事长大的,很小的时候就对董存瑞、黄继光等革命英雄崇拜不已。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滋养教育下,一颗为国为民的种子在王杰心里生根发芽。他能事事为人着想,尽力帮助他人,危难时刻舍己救人,也就顺理成章,不足为奇了。

1950年王杰进入家乡的小学读书,受到更多的革命文化教育,第一堂课的学习内容就是“中国共产党万岁”。1951年6月1日,王杰加入少先队。1958年,王杰考入了金乡中学,其前身为湖西抗日中学,是一所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红色学校。当时学校响应党支援农业的号召,组织学生下田劳动,在两个多月的劳动中,王杰没有叫过一句苦、一声累,始终保持着饱满的劳动热情。老师和同学们都对王杰不怕苦、不怕累的表现称赞不已。踏实的文化教育、思想教育和劳动教育使王杰更加坚定了为党和国家奉献一切的决心,他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质的飞跃。在临近毕业的一次班会上畅谈未来时,王杰表示要把国家的需要作为自己的志愿,希望自己能够投身火热的社会主义建设。他早已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服从祖国的需要就是他最大的快乐。于是,他穿上了军装,走进了军营,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王杰入伍后,在部队这所大学校,快速成长为一名真正的解放军战士。刚入伍时,王杰戴上崭新的帽徽领章,高兴地问指导员:“我现在是个革命战士了吧?”指导员冯安国告诉他:“要做一个名副其实的解放军,必须要改造思想;要改造思想,就要学习毛主席著作。”从这一刻起,王杰决心以毛泽东思想为武器,改造思想、指导实践。“毛主席怎样说的,我就怎样做!”他在自己的日记本上剪贴了毛泽东头像,并写上了这样四句话:“读毛主席的书,听毛主席的话,按毛主席的指示办事,做毛主席的好战士。”无论是在训练还是劳动间歇,战友们经常看到王杰拿着毛主席著作静静地读着。王杰所在的部队还经常参加国防施工、抢险救灾,条件十分艰苦。最初,王杰对自己读了9年书却只能在部队出大力抡锤子有些怨言。指导员注意到王杰的失落情绪后找他谈话,鼓励王杰认真学习,汲取力量,教育他要向连队里的劳模们学习,学习他们不畏艰苦的崇高品质。通过循序渐进的教育,王杰的思想进步很快,他苦练技术本领,始终冲在最前面,抢最艰苦的岗位,最繁重、危险的工作,终于成了部队的“五好战士”和“打锤标兵”。

不断教育、不断成长。王杰在家庭、社会、学校、部队共同培育浇灌下,最终结出一朵精神之花。

《中国教育报》2023年08月05日第2版

作者:李艳丰 蔡燕

关键词:

消费
产业
10万乌克兰难民将被逐出英国?入境签证仅限3年,而冲突“看不到尽头” 俄乌冲突爆发后,英国接纳了近20万名乌克兰难民。但英国保守党议员近日
乔布斯儿子成立一家VC 投向癌症治疗。VC圈来了一位新人。日前,乔布斯之子里德·乔布斯宣布成
郑州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8月7日起,购买新建商品房最低首付款比例为20% 郑州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关于住房公积金贷款有关事项的通知各有关单位,
崇山峻岭是什么意思崇(崇山峻岭是什么意思) 导读1、崇山峻岭解释高大险峻的山岭。2、出处晋·王羲之《兰亭集序》:
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