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百强!
黄埔再次跻身前十!
8月8日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研究机构赛迪顾问发布
“2023赛迪百强区”榜单
黄 埔
位居全国第六
“2023赛迪百强区”延续“双门槛”评价原则,即地区生产总值>80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亿元,采用23个指标建构的城区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从经济实力、增长动力、内生支撑、区域能级和共享发展5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高质量发展水平
领跑全国
黄埔,实力何在?
1
“三城一岛”联动发展
黄埔区积极谋划
知识城、科学城、海丝城、生物岛
“三城一岛”战略平台
强化联动发展
构建城市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 知识城重点打造九龙湖核心区和新龙副中心、枫下副中心“一核两心”,强化“三集群两高地”产业布局。
△中新广州知识城
● 科学城打造以战略科技、战新产业为引领的升级版科技产业示范园,加快国创中心研发及中试基地、宏仁地块等重点园区开发建设。
△广州科学城 贾自豪/摄
● 海丝城构筑广州“一廊一带”(科技创新走廊、珠江高质量发展带)中枢,加快建设广州临港经济区黄埔片区,全面推进西区振兴。
△广州临港经济区黄埔片区 贾自豪/摄
● 生物岛研究制定新一轮建设发展方案,创建生物医药与新型移动出行未来产业科技园,谋划打造广州新的城市地标产业集聚区。
△广州国际生物岛 网友鹰眼/摄
2
产业集群动能澎湃
目前
黄埔区已形成五大千亿级产业集群
(汽车制造、新型显示、绿色能源
新材料、美妆大健康)
和三大百亿级产业集群
(生物技术、高端装备、集成电路)
以生物医药、集成电路
新能源汽车等产业为代表的
“万亿制造”产业格局已经初显
● 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方面,黄埔集聚了乐金显示、华星光电、创维等一批显示龙头企业,粤芯三期、兴森快捷等项目加快建设。
△粤芯半导体 李剑锋/摄
● 聚焦生物医药产业集群,黄埔打造形成“研发在生物岛、中试在科学城、制造在知识城”的完整产业生态链条。
△全国首个以中试为主的定制化生物产业园区
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安全创新港
在广州科学城开园 李剑锋/摄
● 汽车制造产业加速转型升级,广州科学城打造传统汽车制造基地;生物岛打造5G自动驾驶应用示范岛;知识城集聚百度阿波罗、小鹏汽车等一批智能网联汽车项目。
△广汽本田广州开发区工厂焊装车间
3
科技创新活力迸发
近年来
黄埔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全力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强区
创新活力持续迸发
科创引擎功能不断增强
● 黄埔正打造“2+3+N”战略科技创新平台集群,集聚各类科研机构超1000家,拥有全省1/2的高水平创新研究院,占全市一半的省级新型研发机构,新型研发机构集聚度和创新能力处在全国前列。
△黄埔实验室
已引入多个高水平创新研究院
● 目前,黄埔已集聚中小企业超4万家,高新技术企业超2500家。研发投入强度达6.14%,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 建成孵化载体总面积近500万平方米,从中孵化出洁特生物、禾信仪器、迈普医学、方邦电子等一大批优秀企业。
△科技企业孵化器园区 贾自豪/摄
4
招商引资势头强劲
今年以来
黄埔区新引进
科技含量高、产业带动性强的
优质招商项目超200个
引进落地孚能科技等百亿级项目6个
● 截至2022年,黄埔聚集2500多家外资企业,累计有135家世界500强企业在这里设立315个企业,其中包括78家外资世界500强企业在此设立的企业179个。
● 直接利用外资连续4年排名全国经开区第一;连续4年荣获“杰出投资促进机构奖”“杰出投资促进项目奖”两个国家级大奖。
△中新广州知识城 方俊豪/摄
5
对外开放不断扩大
作为持续开放的前沿
黄埔区不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开展高层级的国际合作
拥有中新、中欧、中沙、中以等
多个国际合作平台
● 今年上半年,中新广州知识城签约12个粤新合作项目,华南地区首条点对点国际跨境数据专线“粤新通”顺利开通;中欧合作纳入国家区域政策合作案例地区;设立广州中以生物产业投资基金和广州中以生物产业孵化基地。经贸联系遍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中新智慧园 李剑锋/摄
● 融入湾区发展建设,穗港科技合作园、穗澳创新园等平台项目加速推进。
● 深化与南沙合作;广清“一区三园”建设全面提速,广德园获2022年“年度经济功能区优秀奖”。
△穗港科技合作园核心区效果图
以实际建设为准
“三城一岛”联动发展
产业集群动能澎湃
科技创新活力迸发
招商引资势头强劲
对外开放不断扩大
……
经济显活力、发展有底气
黄埔,很靠“埔”!
为黄埔高质量发展加油鼓劲
来源 | 赛迪顾问、综合往期推文
编辑丨邓聿修、施莉滢
校对丨郭依琳
审核丨龙昊
复核丨曾妮
签发丨徐清杨
出品丨黄埔区融媒体中心
转载请注明丨广州黄埔发布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