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投资 > 正文

节气之问:立秋也有“早”“晚”之分?

2023-08-08 00:21:00    出处:新华社

新华社天津8月7日电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北京时间8月8日2时23分将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立秋。从此时节,阳气渐收,万物内敛,开始从繁茂成长趋向成熟结果。

天津民俗专家、专栏作家由国庆介绍,虽然这个节气名带“秋”字,但立秋只是天文学意义上的秋天来临,并非气象学上的入秋。气候上划分季节主要依据“候平均温度”的变化来定,即当地连续五天的平均温度在22摄氏度以下,才算进入气候意义上的秋季。


(资料图片)

8月5日,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溱潼镇溱东村村民划着菱桶采摘菱角(无人机照片)。立秋将至,各地农民抓紧农时开展农事活动,田间地头一片繁忙。新华社发(汤德宏 摄)

立秋后,热气消散和气温降低都尚需时日,我国很多地方仍处在炎热的夏季之中,有民谚说“立秋反比大暑热,中午前后似烤火”。

7月11日入伏后,已经忍受了一段时日“上蒸下煮”闷热天气的人们,无比渴望着凉爽秋风早一点吹来。对此,我国一些地区民俗把立秋又分为“早立秋”和“晚立秋”。

具体来说大致有两种不同分法:第一种分法,以农历七月为参照,如果立秋时还没有进入农历七月,那么就称为“早立秋”,反之,若立秋时已进入农历七月,就是“晚立秋”,如此,今年立秋对应的农历日期为六月二十二,属“早立秋”;第二种分法,以时间点来划分,0点至12点为“早立秋”,12点至24点为“晚立秋”,如此,今年立秋属“早立秋”。

8月5日,在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雷甸镇双溪村苗木种植基地,农民在管护苗木(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谢尚国 摄)

源于此,民间也产生了不少谚语、俗话,如“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死牛”“早立秋把扇丢,晚立秋热不休”等等。

由国庆表示,这些民间俗话来自祖祖辈辈口耳相传,虽然有一定道理,却并没有严谨的科学依据,而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是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和人类活动等,因此,立秋是早是晚,和天气热不热之间没有明显对应关系。

立秋无论早晚,炎热的气温已到尾声,时节向着“秋意渐起”行进。落叶知秋,岁月迎丰,秋季是收获的季节,也是让人产生无限憧憬的季节。让我们在“咬秋”“摸秋”“贴秋膘”等民风民俗活动中一起迎接立秋的到来,齐齐道一声“天凉好个秋”。

(新华社记者周润健)

关键词:

消费
产业
“买美元、沽港元” 传摩根大通私人银行拟推出港汇远期合约   8月7日据市场消息,摩根大通拟向其私人银行客户提出交易建议:以每
我国船企在技术创新等方面独树一帜 绿色节能船型占比提高 央视网消息:近年来,我国造船行业优势显现,三大造船指标稳定增长,市
交易圈众生相: 做股的获利了结 做债的淡定观望 经历了近两周的政策发酵,市场开始回调。A股市场从逼近3300点的高位回
市场成交|8月4日成都成交新房448套,二手房598套 据成都市住建局住建蓉e办数据显示,2023年8月4日,成都市全市商品房成
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