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近年来,福建省福州市闽清县池园镇潘亭村推出爱心美德超市,村民可凭日常累积的爱心积分兑换生活物品,以行动换积分,以积分转习惯,以习惯树新风,着力培育乡风文明,创新基层治理新模式,调动居民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助推乡村振兴事业发展。
通过可量化的积分制行动,将文明乡风的观念融入进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制定爱心美德超市积分管理办法,让积分标准正负结合,打破“做好做坏一个样,做多做少一个样”的“大锅饭”形式,内容主要围绕“评定类积分、善行公益活动积分、表彰奖励积分”等3个方面进行加减分。将环境整治、服务社会等与基层治理息息相关的事项全部纳入积分范畴,将村民日常行为转化为可量化、可评价的数据指标。为完善兑换流程,推进爱心美德超市顺畅运行,潘亭村不定期召开会商会,完善积分细则,让“积分化”的环境自治有“尺”可量,有“镜”可照。“小超市”办“大事”,提高了村民垃圾分类积极性,截至目前,潘亭村已收取农村生活垃圾166人,共计4980元,收取率100%。
有了好制度,关键在执行。潘亭村以文明实践“积分”为激励,立足村规民约、道德评议会和红黑榜制度,把村民行为对照积分管理办法,通过月月组织入户考评,考评结果在积分超市门口及村部公示栏等人群聚集场所进行公示,对评为“星级文明户”“美丽庭院”“绿色家庭”的农户及时挂牌。并通过设立积分“月晒”红黑榜,根据评分结果每月对10名村民进行红榜宣传,末2名进行黑榜曝光。农户们认识到改善庭院环境卫生,通过考评获得一定的积分,再利用积分制超市换取相对应的商品,提高整治积极性。
如今,在“爱心超市”积分制度的实施引导下,群众主动参与村内各项活动,邻里之间搭建起爱心传递的桥梁,达到了“小积分汇聚大文明”的积分制管理效果,呈现出村容整洁、人居环境改善、治安管理有序、村民文明素养提升的良好局面,文明村风正沁入池园镇的各个角落,引领文明新风尚。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