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消费 > 正文

江岸:努力为武汉高质量发展作出首善贡献

2023-08-03 16:37:41    出处:长江日报

【江岸半年成绩单】

重点经济指标和重要工作任务考核综合排名中心城区第1。


(资料图片)

地区生产总值804.3亿元,增幅6%排名中心城区第2。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9.1亿元、增幅10.1%,总量和增幅均排名中心城区第2。

固定资产投资295.8亿 元 、增幅7.1%,总量排名中心城区第1。

产业项目到资196.3亿元,排名中心城区第1。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8%,排名中心城区第2。

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676家,高新技术企业申报216家,科技成果转化及创新载体建设考核排名中心城区第1。

优化营商环境综合成绩排名中心城区第1。

“期中考”成绩出炉,江岸多项指标位居前列,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首善之区,首善之担。半年来,江岸区对标先进、锻长补短,以高端服务业为主攻方向,以壮大市场主体为硬核支撑,以招商引资为关键抓手,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争创高端服务业创新发展示范区,不断增强发展新动能,积聚发展新势能,努力为湖北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武汉打造新时代英雄城市作出首善贡献。

加快优结构促转型

做强“看家产业” 做优“特色产业”

江岸区集聚了光大金租等107家持牌类金融服务业法人及地区总部机构。

今年3月,华侨永亨银行(中国)武汉分行在武汉天地企业1号正式开业,这是中部地区近三年唯一批设的外资银行,江岸区外资银行数量占到全市一半。

金融保险业是江岸的首位产业,贡献了全区三成的GDP。432家各类金融机构集聚江岸,其中,持牌类金融服务业法人及地区总部机构达107家。

上半年,信达期货湖北分公司、嘉实财富管理武汉分公司等5家金融服务业地区总部机构相继落户江岸。推动全省规模最大的金租企业光大金租,做强总部业务管理功能,积极为武汉建设提供金融租赁服务。

江岸是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资源要素汇聚地,江岸大力发展商贸物流业,紧盯供应链头部企业、大型零售企业,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推动龙头企业湖北商贸物流集团、湖北华中能源带动上下游企业落户。湖北商贸物流集团半年销售额破百亿元大关。

聚力发展高端服务业,做强金融保险、商贸物流两大“看家产业”,做优工程设计、生态环保两大“特色产业”。江岸区坚定不移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4月,又一“三峡系”企业——三峡高科落户江岸区新晋亿元楼匠心城三阳中心。5月,“环三峡生态环保产业集聚区”成功挂牌市级生产性服务业创新发展示范区创建点,以“三峡系”为代表的生态环保产业集聚效应初步显现。江岸全力招引三峡集团分支机构和上下游企业,目前已有12家“三峡系”企业落户。

抢抓武汉加快建设世界“设计之都”发展机遇,江岸区持续推进工程设计优势产业集聚发展,擦亮江岸设计品牌。80家规上企业、6家省级工程研究中心集聚,7名院士、5名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聚首。工程设计产业规上企业主营收同比增长19.2%,成为助推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加速破新局提动能

“拔节成林”推动全域创新

岱家山科创城建成“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全链条孵化载体。

4年前,武汉理工大学理学院教授何大平来到江岸区岱家山科创城,创办了武汉汉烯科技有限公司。在这里,高校实验室研发的科技成果——高导电导热宏观石墨烯膜,不仅转化落地,还实现了产业化。

从布局知识产权、制定生产管理标准再到对接投融资机构,在企业发展的各个关键阶段都有政府的助力。目前该企业获评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从科学技术到产业发展,企业是重要的“转换器”。江岸推动平台、项目、资金、人才等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打造热带雨林式创新生态,着力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创新能力强的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条线明晰的“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梯次培育链条,培育本土自主创新企业茁壮成长。

推进全域创新,完善“老街区+双创”“楼宇+双创”“园区+双创”模式,打造创新楼宇,谋划“园区再造”行动,促进科创企业拔节成林。

推动产业数字化,着力发展数字建造、数字金融、数字商贸、数字环保、数字文娱“5”大赛道。聚焦软件和信息服务,布局互联网信息服务、地球空间信息、元宇宙、人工智能“4”个细分领域,加快数字产业化。

率先在街道、园区、楼宇设立31个中小企业服务站点,为企业提供科技服务、法律咨询、行政审批、政策解读等专业指导,建立全域、全方位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科技创新大会、数字经济专场科技成果转化等活动让更多“科研之花”结出“发展之果”。

上半年,全区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数量、申报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均居中心城区第2。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8家、市级创新型中小企业114家。

打造新模式新业态

激发消费活力推动提档升级

上半年21家品牌首店、旗舰店落户江岸。

3月,“Butterful & Creamorous”华中首店入驻武汉天地,开业当天带动商圈客流环比上升42%。

跨市跨区来首店尝鲜,看场摄影艺术展,欣赏来自世界各地的珍奇典藏,空余时间再多打卡几家潮牌店,“首店”成为时尚消费的“流量密码”,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市民游客假期来场“江岸漫游之旅”。

随着21家品牌首店、旗舰店落户武汉天地和武汉万象城等商圈街区,江岸区已聚集各类首店近200家。

积极响应武汉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号召,江岸持续创新消费场景,依托节假日,开展各类生活节、美食节、“夜行计划”等活动,做到季度有主题、月度有活动、周周有促销,市民游客来江岸就能一站式体验“吃在江城”“玩在江城”的精髓。

江岸还抢抓新能源汽车发展机遇,引进比亚迪、华为等新能源车企落户,领克、理想等一批新能源汽车专营店入驻武汉天地、武汉万象城等商业综合体。

首店经济势头强劲,夜间经济活力十足,假日经济热气腾腾。新模式、新业态浸润着市民生活,也进一步释放消费动能,拉动经济增长。

百年商埠繁茂积淀地,商贸活力持续涌动。上半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45.41亿元。其中,批发业销售额增幅、零售业销售额增幅均位居中心城区第一。

全力降成本优服务

致力打造企业发展“首选地”

2023江岸区科技创新大会围绕科技创新、数字经济、民营经济发布黄金“三十条”。

近日,岱家山科创城企业中安天成(湖北)环境科技有限公司遇到紧急融资需求,公司向园区科技金融工作站寻求帮助。经金融机构及时指导,企业在一天内就收到了11万元贷款资金,顺利保住300万元重点订单。

在江岸区,越来越多的企业享受到低成本融资,成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受益者。

今年,湖北省提出以控制成本为核心优化营商环境、打造全国营商环境新高地,江岸区推出系列“硬核”政策,全力打造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投资环境最优、企业获得感最强的城区之一。

出台以控制成本为核心优化营商环境的40条措施,聚焦降低交易成本、项目建设成本、创新创业成本、经营成本、税费成本等企业最关心的事,建立创新服务机制体制。

出台科技创新、数字经济、民营经济发展三个“10条”政策。设立本级规模不低于20亿元的江岸产业发展基金,拓宽创新型企业融资渠道、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上半年,江岸区营商环境考核位列中心城区第一,数电发票“全链通”、深化登记注册“三化”改革等7个事项入选全省优化营商环境改革先行区试点。

年初,江岸区在原有驻点招商人员基础上,组建招商专班,深入京津冀、长三角和大湾区长期驻点招商。招商干部在前线开展收集信息、招商推介、邀请考察、项目引进等工作,与后方招商团队紧密配合,用“店小二”的真诚服务“引凰入巢”。

企业好比“候鸟”,哪里环境好,就往哪里去。半年来,全区新增市场主体2.15万户,排名中心城区第二。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07个,总签约金额1001亿元,超额完成全年目标,落地率达86%。大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重大项目稳步落地、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的发展态势已然形成。

赢取“全年红”

知责担责 真抓实干

坚决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做大企业群,12家“三峡系”企业落户江岸。

知重负重、知责担责。江岸区将锚定目标,攻坚克难,坚持在深化改革创新中激发新动能,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闯出新路子,推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努力为全市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真抓实干坚决完成全年目标。坚决贯彻落实省市重要部署要求,持之以恒细化为“施工图”,高质量转化为“实景画”,大干项目扩投资,提振商贸促消费,大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确保全年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推动城区能级和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提升,推动经济增长再提速。统筹发展与安全,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社会环境。

向高端进发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以高端服务业为主攻方向,立足产业基础、发挥比较优势,做强金融保险、商贸物流产业,做优工程设计、生态环保产业,做大科创服务、数字经济产业,加快推进产业延链补链强链,推动产业链向价值链高端延伸。着力引进一批国内外领军企业、创新型企业和重大支撑项目。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大力培育中小企业,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以控制成本为核心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争创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先行区,更大力度优化政务服务,推动审批提效。更大力度推动企业降本增效,强化政策支持,用好优化营商环境“40条”,发展科技创新、数字经济、民营经济三个“10条”等政策措施,提升企业帮扶实效性。更大力度强化公共平台功能,做实做优产业、创新、供应链平台,不断增强服务企业效能,激发市场活力、积蓄发展后劲。

观察

将“首善之区”打造成

“现代化建设标杆城区”

汉口之心,美好江岸。

江岸区作为全市政治、经济、文化、金融和信息中心,产业特色鲜明,文旅资源丰富,商贸氛围浓厚,科技教育优势突出,经济发展潜力巨大。2023年上半年,江岸区坚决扛牢“首善之区”责任担当,拼搏实干、勇毅前行,成为我市高质量发展“排头兵”,积极发挥了引擎带动作用。

产业转型升级持续深化,现代服务业交出亮眼成绩单。江岸区做强做大主导产业,做精做优特色产业,有效引导产业迈向高端高新、集群集聚,积极打造功能布局合理、资源集约高效、特色错位竞争的高端服务业创新发展示范区,产业竞争力明显增强。

科创策源能力不断提升,双创示范基地示范效应凸显。江岸区探索出独具特色的“5333”双创模式,推出一系列科技创新“组合拳”,有效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发展,大力提升企业创新能力,被国务院办公厅表彰为“成效明显的国家区域双创示范基地”,成为中心城区唯一入选首批“科创湖北”单位并位列全省榜首。

城区治理改造成效显著,整体功能品质提档升级。江岸区将城市更新和产业振兴结合,将城市功能优化和文商旅发展融合,活化资源、释放价值、注入动能,大力发展楼宇经济、总部经济、商贸经济,实现城区经济“立体式”成长,让商业与生活无缝衔接,成为时尚宜居韧性之区。

汉口之心,美好江岸。主动抢抓发展新机遇,加速迸发发展新动能,这些发展优势将助力江岸区建成“现代化建设标杆城区”。一是争创国家级服务业创新发展示范区。推动产业强链补链延链,促进生产性服务业高端化专业化、生活性服务业品质化多样化,积极培育新业态新模式,大幅提升优势产业能级。二是建设创新要素集聚区。利用“大江金岸”的交通区位优势,吸引国内外高端创新资源集聚,探索与其他地区的要素资源优化配置,加强产业分工协作和协同创新机制建设,实现创新要素的深度集聚、广泛链接和强度辐射。三是打响“数字江岸”品牌。进一步激活辖区科创教育优势,创新推动经济数字化、治理数字化、生活数字化,鼓励支持数字教育、智慧医疗、智慧养老、智慧公益等基本民生保障和社会事业发展,建成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的“数字江岸”。

观察员:武汉市社科院杨瑜娴

文/李婷 李雁楚 万凌

图/中共江岸区委宣传部

【编辑:邓腊秀】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59222222。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kin0207@126.com

关键词:

消费
产业
广州国资4年“吃”进10家A股公司 据上海证券报,8月1日晚,孚能科技筹划控制权变更的面纱揭开——广州国
信达证券:给予药明康德评级 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刘嘉仁,史慧颖近期对药明康德(603259)进行研究并
10省份上半年经济增速低于一季度,哪些因素拖累了增长? 10省份上半年经济增速低于一季度,哪些因素拖累了增长?
广州番禺原中国银行地块9.39亿元挂牌 楼面地价1.96万元/㎡ 广州番禺原中国银行地块9 39亿元挂牌楼面地价1 96万元 ㎡,地价,番禺,龙
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