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消费 > 正文

大使一家的中国缘(采访手记)

2023-08-14 22:06:26    出处:人民日报海外版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当“我在中国当大使”栏目组走进塞尔维亚大使馆,使馆工作人员端上来一碟使馆自制的塞尔维亚点心,热情招呼我们品尝。饼皮的酥脆混合苹果的清甜,让我们对“舌尖上的塞尔维亚”有了初步印象。

塞尔维亚有美食,也有华服。在采访中,塞尔维亚驻华大使玛亚·斯特法诺维奇特意展示了两套传统民族服装,皆是长裙搭配长袖上衣的造型。一套玄黑,端庄稳重,图案简约;一套火红,金丝滚边,花纹繁复。需要盛装出席的场合,传统民族服装就是斯特法诺维奇大使的“华服”。她说,今年她向中方递交国书时正是身着玄黑这套,下次有机会她想尝试红色那套。

斯特法诺维奇大使讲一口地道的中文。“我喜欢吃饺子、包子,还有宫保鸡丁。”大使的发音字正腔圆,当我们赞她中文好时,大使连连摇头,谦虚地说:“哪里哪里,还差得远呢。”回忆起30年前在大连学中文的往事,她感慨道,那时没有便利的网络,没有像样的塞尔维亚语版中文字典,没有丰富的中国影视剧,要学好中文可不容易。30年过去了,塞中人文交流越来越密切,学中文的条件比当年好多了,塞尔维亚“中文热”不断升温。

大使介绍,塞尔维亚不仅在贝尔格莱德、诺维萨德大学开设孔子学院,还在中小学启动中文教学试点工作。她表示,她女儿曾在北京生活5年,中文说起来是一口京腔,回塞尔维亚上高中后继续学中文,将来打算到中国读大学。

从母亲到女儿,一份割舍不断的中国情缘在斯特法诺维奇大使的家中传承,映照出中塞友好的深厚民意基础。大使说,上世纪70年代,《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桥》等影片在中国风靡一时,如今中国影视剧、文学作品在塞尔维亚越来越受欢迎。“塞中两国地理上相距遥远,但两国人民间的联系非常紧密,相互理解,彼此欣赏。”大使说,“两国人民同享喜悦、共渡难关,塞中友谊经受住了时间考验。”

海外网 何 洌

责编:王瑞景

关键词:

相关内容

消费
产业
避雷早知道:警惕!五连板牛股紧急提示风险 ①华丰股份:8月11日解禁,解禁金额14 54亿元;②梳理解禁、减持名单一
山东346家单位获评“安全生产月”优秀组织单位 舜网山东频道是山东新闻权威发布平台,及时发布山东17地市新闻。
柳林:关于独生子女补贴的来信,官方回复 写信日期2023-07-26回复部门柳林县人民政府信件内容你好,之前办理领取
【20230814午评】不破不立还是继续寻底? 【盘面】周一沪深两市双双大幅跳空低开,地产,金融三马车,酿酒等超级
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