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产业 > 正文

攻下颗粒硅的“山头”

2023-08-09 14:09:40    出处:中评网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据科技日报报导,约85%,这是目前主流多晶硅制备技术路线——采用GCL西门子法(改良西门子法)制备棒状硅的市场占有率。

但在去年,多晶硅的另一条制备技术路线——采用硅烷流化床法生产FBR颗粒硅,呈现出强劲增长势头。

其中,位于江苏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协鑫科技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协鑫科技)表现十分抢眼。2022年,该公司生产的颗粒硅较2021年同期增长537.3%,目前在硅料市场中的占比从个位数迅速飙升到15%左右。

“所有的创新都源于前面没有一个可以抄作业的人。从‘0’到‘1’看上去很短,但如果把小数点往后放n位,实际上可以无限长,只要走不到‘1’,前面都是‘0’。”回望颗粒硅产业化走过的路,42岁的协鑫科技联席首席执行官兰天石十分感慨。日前,他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专访时说,企业历时11年“押中”颗粒硅,研发、资本、人才的不断投入,以及时间的等待,四者缺一不可。

居安思危觅新机

江苏中能硅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协鑫科技光伏产业的发源地。厂区内,闪耀着金属光泽的硅烷反应塔高耸林立,身披蓝色外衣的流化床装置发出阵阵低鸣声。

流化床是孕育颗粒硅的温床。在这里,硅烷气、氢气以及硅籽晶在高温下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绿豆大小的颗粒硅。

2006年,在当时还算偏远的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内,协鑫科技母公司协鑫(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果断投建了当年全国最大的多晶硅项目,采用改良西门子法生产棒状硅。

5年后,公司发展势头如日中天:营业收入约255亿港元,净利润42.7亿港元;棒状硅总产能达6.5万吨,打破欧、美、韩等国垄断,成为全球最大多晶硅研发与生产商,并迅速占据全球27%的市场份额。

但协鑫集团董事长朱共山却“嗅”到危机。当时,全球光伏市场波诡云谲,金融海啸余波犹在。在企业内部“头脑风暴会”上,他发出一系列“灵魂拷问”:如果协鑫集团未来失去竞争力,靠什么救活自己?是不是要开展同质化竞争?为了降低成本,是不是要步同行后尘,不得不搬到电价更低的西部地区谋生存?

关键词:

相关内容

消费
产业
攻下颗粒硅的“山头” 据科技日报报导,约85%,这是目前主流多晶硅制备技术路线——采用GCL西
福建一公益项目挽救宁夏 64名贫困先心病患儿生命 本报讯(记者尚陵彬)8月2日上午,持续了5年的“白求恩公益基金会心脏
韧性强 潜力大 经济运行总体回升向好 央视网消息:8月7日,我国外汇数据、电商物流指数等经济数据发布。数据
河南大哥涿州街头4小时做13锅烩面 网友:满满的善良与温暖! 天灾无情人有情,今天刷到的几条关于河南的新闻,都格外令人感动。涿州
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