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之声特别策划《促消费 再发力》今天推出《住房消费,仍然是重要抓手》。
房地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行业规模大、社会影响面广、上下游产业链关联行业众多。住房消费的提升对于拉动消费、带动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日前发布的《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措施》中,重点提出了“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综合司司长袁达表示,将在更好满足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积极扩大有效投资等方面,加强政策储备,不断释放超大规模市场潜力。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稳妥处置化解房地产地方债务金融等领域风险隐患,延续实施支持保交楼工作,帮助处置不良资产等阶段性政策。”袁达说。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在支持刚性、改善性住房需求方面,目前政策工具箱工具仍然较多,下一步重点应该在如何满足居民改善性住房需求上。
董希淼建议:“第一,适当优化、细化住房限购政策。在坚持‘房住不炒’的总体原则之下,对限购政策的调整优化应因地制宜、区别对待。同时,继续降低一二线城市首套房贷的首付比例、贷款利率。第二,进一步放宽住房贷款条件。商业银行应改变‘认房又认贷’要求,对已经结清贷款的购房者,在首付比例、利率等方面适用首套房贷标准;同时降低二套房贷首付比例。金融管理部门应优化相关要求,支持银行更好地服务改善性住房消费者。第三,加快住房信贷产品和服务创新。商业银行应积极探索满足中老年人、新市民等群体住房消费需求的新模式。加大对住房租赁市场的支持,创新租房贷款、信用卡分期等产品,进一步满足新市民租房消费需求。”
日前,河南郑州率先发布15条楼市调控新政,提出多类型购房补贴,取消三年限售规定,落实“认房不认贷”政策,同时鼓励商业银行依法有序调整存量个人住房贷款利率。
郑州市住房保障和房地产管理局房地产发展处处长杨建沛说:“主要是支持刚需和改善型住房需求,对于多子女家庭和新就业大学生这一块,他们的购房需求予以支持和辅助,尽快让他们能够安居。”
值得注意的是,与过去更多着力商品房消费不同的是,此次措施中提出,完善住房保障基础性制度和支持政策,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着力解决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困难群体的住房问题。稳步推进老旧小区改造,进一步发挥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在老旧小区改造和老旧住宅电梯更新改造中的作用,继续支持城镇老旧小区居民提取住房公积金用于加装电梯等自住住房改造。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持续推进农房质量安全提升工程,继续实施农村危房改造,支持抗震设防烈度7度及以上地区农房抗震改造,鼓励同步开展农房节能改造和品质提升,改善农村居民居住条件。
对此,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认为,保障性住房、老旧小区改造等领域的潜力和市场空间还有待挖掘,这将是未来住房消费挖掘的重点。
“一方面是在坚持房租不炒的原则下,活跃房地产市场的一个比较好的措施。另外一方面,过去这些群体是被很多政策忽视的,在新的政策里面明显能够看到,如果针对这几种人群定向实施房地产市场的宽松政策,有利于在发挥房地产市场引导经济、推动经济、稳定经济的作用下,也不影响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张大伟说。
此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印发了《关于扎实推进2023年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通知》,其中也重点提到了加装电梯、建设养老、托育、助餐等社区服务设施,完善老旧小区“一老一小”服务功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房地产市场监管司负责人周韬说,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对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推动惠民生扩内需具有重要意义。
周韬表示:“我部会同相关部门,指导各地聚焦为民便民,合理确定改造内容,着力补齐设施和服务短板。同时,鼓励各地结合老旧小区改造,支持居民开展旧房装修和局部升级改造。将居民提取公积金用于加装电梯等自住住房改造政策的支持范围,从居民本人扩大到本人配偶,双方父母自住住房加装电梯等改造。”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