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有媒体报道称,OPPO集团助理副总裁,IoT事业群负责人李开新已离职。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对此,OPPO回应表示:李开新因个人原因已离职,不影响业务的正常运行。
李开新负责的IoT部门,最近两年,发展并不顺利。
2021年上半年,OPPO将“新兴移动终端事业部”改为“IoT事业群”。
同时OPPO按照设备类型,把部门架构分为“穿戴事业部(手表、手环)”、“智能显示事业部(电视)”和“音频事业部(耳机)”三个部分。
这意味着“IoT事业群”此后将独立发展、自负盈亏,重新创业。
结果来看,目前部门架构改革还未见效,甚至有媒体了解到,OPPO电视业务已经裁撤。
如今李开新离职,再加上前段时间OPPO芯片项目哲库解散,OPPO的多元化道路,还能否继续走下去?
助理副总裁离职
OPPO官方表示李开新离职并不影响业务。
但似乎并非如此。
李开新进入OPPO前,先于1996年入职华为,2015年担任华为荣耀销售副总裁,后跳槽至360成为手机执行副总裁。
2016年12月27日,李开新升任总裁,全面负责360手机日常业务。
2021年5月,李开新入职一加,担任一加手机副总裁一职。
李开新基本是把中国手机公司都逛了一圈。
2022年1月29日,OPPO高级副总裁刘作虎,发微博宣布,李开新改任OPPO助理副总裁,管理IoT事业群,负责IoT生态布局,助力万物互融战略。
其实早在李开新出任OPPO IoT助理副总裁一职前,这一业务就有点停滞不前了。
在天猫OPPO官方旗舰店中,除了耳机和穿戴设备外,还包括6款OPPO智能电视和智能摄像头、智能台灯、智能门锁以及无线路由器等IoT产品。
耳机销量不错,售价139元的OPPO EncoAir2蓝牙耳机上市至今已经有100万+销售量。
Canalys数据显示,2023年第一季度,OPPO的TWS耳机全球市场份额排第五。
但这是目前OPPO为数不多的、较稳定的物联网业务。
OPPO尝试过推出其他小品类。
如2022年8月10日,OPPO推出了一款和优必选旗下品牌AIRROBO空气萝卜联名的智能猫砂盆,打造OPPO自己的生态链。
OPPO还开发了路由器、智能摄像头、智能门锁等一系列产品,但却未能在市场上推出真正意义上的爆款。
2023年2月,有报道称OPPO裁撤电视业务,但仍有员工在处理善后工作。
对此OPPO回应表示:OPPO电视业务目前运营正常,持续为用户提供优质的服务体验。
小歪在京东上搜了一下OPPO的电视机,目前旗舰店只剩下OPPO K9系列还在出售,好评率挺高的。
投资大佬段永平也公开提到,彩电业务已关停两次。
奥维云网数据显示,2022年OPPO电视的市占率还不到0.3%。
看来这次,OPPO IoT真的“危”了。
入局晚
难发展
比起小米、华为等同行,OPPO在IoT领域的布局晚了很多。
2019年1月,OPPO成立新兴移动终端事业部。
同年12月,OPPO创始人陈明永对外宣布OPPO将全力投入IoT业务,称“要从一家手机公司变成一家‘万物互融’的公司。”
反观华为与小米,早在2013年前后,二者就已进入IoT领域,在IoT飞速发展前做好了基础布局。
如华为从鸿蒙系统这一路径切入,打造全场景战略“1+8+N”,“1”是智能手机,“8”是指大屏、音箱、手表、耳机、平板等等,N指的是移动办公、智能家居等各大板块的延伸业务。
全面布局的华为早已把OPPO这些入局晚的给甩到身后。
只是入局晚,并不意味着行业就没有发展空间了。
据IDC数据显示,中国物联网连接规模和应用持续增长,2022年达56亿个,预计到2026年将增至约102.5亿个,复合增长率约18%。
但之后两年,OPPO在IoT业务上,始终不愠不火。
其员工曾向媒体透露,IoT业务一直处于亏损状态,亏损甚至达数亿。
同时大环境下手机市场低迷,随着OPPO手机销量下滑,分给IoT事业群的资源自然少之又少。
芯片猝死,IoT高管出走
及时止损或许更好
IoT正处于危中,但OPPO的另一个业务却已经殉了。
2023年5月12日,OPPO突然宣布,关停旗下芯片公司哲库(ZEKU)业务,不再造芯。
OPPO方面称,面对全球经济、手机市场的不确定性,经过慎重考虑,公司决定终止ZEKU业务。
哲库CEO刘君表示:“全球的经济和手机行业现状机器不乐观,公司整个营收远远达不到预期。这样的情况下,芯片这样一个巨大的投资是公司承担不起的。”
OPPO背后的投资大佬段永平表示:“改正错误要尽快,多大的代价都是最小的代价”。
“我们这些年用类似的办法关停掉很多业务了。这不是我们关掉的第一个业务,也绝不会是最后一个。
长远看不合适的东西最合适的办法就是现在就停下来!”
很多时候,及时止损是更好的选择。
或许OPPO应该重新聚焦,好好生产手机了。
•END•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