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拿典故来说明吧。一个是摩西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当他们出了埃及之后,他们自由了。但是因为穷困,因为遇到了很多的为物质的问题,因为他们住的地方,吃的东西,因为他们自己每天要走艰苦的路。当他们出埃及之后,他们于是便责骂上帝,责骂耶和华,责骂这个允诺他们可以不再为奴隶,配得上住更好的地方——应许之地。应许之地的土地更为肥沃,那么的牛羊更为丰富,那里的有河流环绕,那里没有人用辫子抽打他们,那里没有人逼迫他们干自己所不愿意干的。
但是当他们离开埃及之后,他们首先是欢呼雀跃,然后渐渐发现自己距离应许之地有一段路程要走,他们本来可以走得很快,只需要四天就可以到达。但是他们迟疑,他们怀疑,他们不再相信这条路所通往的地方,真的有那样富饶。于是本来只有四十天的道路变成了四十年。
当一个人本来从自己所不愿意待着环境出来时,当他从这个世界被解放的时候,他应该去往的是应许之地。但是通往应许之地的道路是旷野。旷野没有房屋可以为你遮风挡雨,只有破烂的帐篷,只有风餐露宿;旷野没有好吃的食物,只有从天而降下的粮食玛那,你们再为嚎啕大哭,也没有埃及那般奉饶的食物——奴隶主赏赐的食物;旷野还有各种野生的狼群,还有狡猾的蛇,有危险的狮子,有各种外部的危险;但是最重要的还是内部的危险,你的心是坚强的,可是肉体却是软弱的。你是否能坚持自己的相信,放下对物质追求,然后忍耐到底呢?很多以色列人都放弃了。
(资料图)
他们责骂,他们咒骂,他们充满怨恨,他们不再信赖自己的道路,不再信赖自己的神。即便那是曾经让他欢呼雀跃,拯救他于水火之中的神。
我相信,一个人要想通往应许之地,他就要放下一些的物质的追求,然后在困境当中忍耐到底。只要如此,才能让本来四十天的道路尽可能快的到达,而不是让这条道路走上四十年。
关于这一点,佛教的理论是可以佐证的。要想让恶业过去,就要面对它,接纳它,承受它。而不要想着怨恨那些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恶业。那些东西是本来就应该承受的。接纳它吧。这样,才不至于让恶业延伸的太久。
另一个是耶稣在旷野里遇到试探。耶稣在旷野里禁食四十天四十夜,这已经是一个人类的极限了。他所要尝试的,就是摩西带领的以色列人在旷野里遇到的境况。是否,人真的会在饥寒交迫之下,背离自己的神,背离自己的精神家园,背离自己所真正向往的地方,而成为罪,成为这个世界的奴隶。
这就是耶稣在旷野里禁食的意义。
在以色列人悖逆的前提下,耶稣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我们证明了,人倘若真的面临绝境,也可以坚守自己心中的道路。
一个人的精神世界越丰富,心灵的力量越强大,是否就意味着他不会再遇到任何的问题呢?他就始终能够做到丰饶富足呢?可能不会。心灵的力量越强大,他依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但是他的内心将在面对这些困境时,达到一种更为宁静的状态。
而他是否会丰饶富足,则似乎是一个假象。一方面是他所可以使用的资源越来越多,一方面是他几乎已经不再执着于任何的物质的东西。他不再强调自己拥有什么,因为所有的东西都只是经过这双手,到达一个它更应该值得去的地方。而这个人自己,他几乎是过着最为简朴的生活,并且,不再享有任何财富所带来的荣耀感。财富从法律意义上看起来是他的,但是对他自己而言,财富只是经过自己的双手到达了它所应该去的地方。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