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医生的到来,让我们在家门口也能看上好医生,亚克西、亚克西(好,真棒)!”“没想到在县里就能看上海的专家,真是实实在在的福利。”……7月中旬,随着闵行区中西医结合医院3名医生“接力”援疆,今年闵行援疆医生达到8人,受到了当地民众的普遍欢迎。
(资料图片)
多年来,闵行对口泽普开展医疗帮扶,一批又一批闵行医生来到这里,积极开展新项目、新技术,接续开展“师带徒”工作,培养了一批当地技术骨干,缓解了医疗资源不足和专业技术人员缺乏等问题,实现了上海优质医疗资源在泽普的共享,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和效率。
组团式帮扶,力求做实做细
泽普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有二级医院3家、专业站所2个、民营医院6家、诊所26个、乡镇卫生院13个、村(社区)卫生室157个。住院病人疾病谱分析,外伤、传染病、心脑血管疾病和妇女疾病是农村地区居民重要的健康威胁。
在闵行援疆医生带领和指导下,泽普县人民医院近年来新开展多项内镜项目,如内镜下消化道穿孔修补术、胃癌根治术、甲状腺癌根治术、乳腺癌根治术等新技术,开设首个甲状腺疾病MDT门诊;泽普县维吾尔医医院开展中医适宜技术推广(耳穴压丸、中医敷贴等)……2020年至2022年,闵行援疆医疗队不断推动公共卫生和传染病防治、乡镇卫生院基本医疗服务能力建设、县人民医院专科建设、妇幼健康服务、县域医共体信息化建设等,力求做实做细。
闵行医生的到来,让更多泽普患者在当地就能得到有效的治疗。例如,2020年5月底6月初,泽普县人民医院外三科收治1例骨盆骨折的维吾尔族女性,患者入院完善相关检查后出现下腹部至脐周疼痛加重,主管医生考虑患者病情复杂,立即向医教科申请多学科会诊。会诊由当时的业务院长全勇(闵行区中心医院援疆干部)和副院长陈淑平主持,并邀请上海援疆专家杨孟选、万凯明及骨科、外三科、普外科、妇科、心内科、影像中心等专家共同参加,为患者制定了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
援疆医疗队员的心里都有这么一个信念:为当地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伍。他们发挥科研教学方面的特长,持续加强“师带徒”传帮带工作,2020年至2022年共结对带教当地医务人员14人次,共开展大小讲课讲座263次,听课人员达5100余人次;援疆医生申报自治区科技厅自然基金面上项目立项2项,申报喀什地区科技计划项目立项1项,填补了泽普县医疗科研的空白;完成喀什科技局和组织部联合牵头的成果转化项目1项。
结合当地实际,借鉴“闵行模式”
今年,新一批援疆医疗队接过“接力棒”,继续对泽普开展医疗帮扶。到达泽普后,他们第一时间进入角色,全面参与医院管理工作,深入科室调研,优化流程,制定规范,改善运营,并结合当地常见病和多发病,推动重点专科建设、制定受援科室发展规划,挂牌名医工作室,并开展义诊为百姓送医送药。
援疆医生团队在赛力乡义诊
今年5月,由于多年前脑梗死留下了很多后遗症,泽普县74岁维吾尔族老伯出现了言语不利、肺部感染、慢性腰疼等问题。得知有闵行医生来泽普县人民医院开展医疗援疆后,在家人的陪伴下,前往医院治疗。经过闵行区中心医院疼痛科主治医师、闵行援疆医生佟明亮3次针灸治疗后,老伯可以在家人的辅助下,进行短距离的走动,令老伯一家喜出望外。这样的案例在泽普已不鲜见。
援疆医生团队在乡村卫生院查房
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援疆干部、泽普县卫健委副主任、县人民医院副院长钱庆庆告诉记者,“三降一提高”(降低孕产妇死亡率,降低婴幼儿死亡率,降低传染病发病率和提高人均寿命期望值)也是援建的重点任务之一。“经过几年的援建,当地的孕产妇在院生产率已达到100%,但是依然没有规范的产前检查,我们将持续做好这方面的科普宣传。传染病方面,闵行区疾控中心已和泽普县疾控中心签订对口帮扶协议,下一步我们将支持当地实验室的建设。”
目前,当地慢病发病率较高,但是规范治疗比较差。后续,闵行援疆医疗队将借鉴“闵行模式”,设立闵行区慢性病管理中心、口腔防治中心、眼科防治中心泽普分中心,将闵行的优秀经验带到泽普。同时,通过柔性引才,推进慢病筛查和肿瘤筛查,控制慢病向急危重症的转化,提高人均寿命期望值。
(图片由“今日闵行”授权)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