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驭人术,谁会死心为你卖命?这三个人的厚黑术,让人服服帖帖
一个想要做大事的人,就必须要懂得藏,
【资料图】
若是不懂得把锋芒藏起来,早晚要被折断,受到伤害,
隐藏锋芒,不是逃避,而是处世的智慧,
顺势而为,没有必要鸡蛋碰石头,短时间装聋作哑,视而不见,
机会一来,乘胜追击,一击打倒对手。
"深藏"的三个人,太厚黑了,再忙也要读三遍。
1、刘邦的厚黑
汉高祖刘邦的脸,刘邦的心,都比普通人不同,
脸皮厚,心更黑。
当年楚汉相争进入最胶着状态的阶段,韩信成为了一个重要人物,
韩信帮助楚国,则楚国能赢,韩信帮助汉,则汉能赢,
如果韩信拥兵自重,则会形成三足鼎立。
最终,韩信还是帮助刘邦破了项羽的齐国,
功高盖主之后,韩信听从他人劝告,拥兵自重,想要刘邦封他为齐地的王,
刘邦心里当然不爽,这时谋臣张良劝他说:"此时韩信拥兵甚多,不能反目,还得好好哄着",
于是,刘邦干脆封他为齐王。
项羽失败以后,项目的老部将钟离昧投奔了老乡韩信,
韩信看他可怜,顾念旧情,好心收留了她,
刘邦听后龙颜大怒,想要把韩信捉拿起来,
但此时,韩信兵马甚多,没有办法对付,
于是,刘邦听从了陈平的建议,好意安抚。
直到后来寻求机会游览云梦,借机把韩信给擒了,
刘邦就是一个特别能深藏的人,才能够把下属控制得服服帖帖。
这样自己在工作起来会如鱼得水,得心应手,
这就是厚黑用得好的人,懂得深藏好恶,伺机待搏。
我是职场达人傅一声,欢迎您的关注!
2、贡禹的高情商
汉朝有位学者叫贡禹,汉元帝刘爽登基后,向他询问治国,
当时大家都知道朝廷最大的问题是外戚与宦官专权,搞得乌烟瘴气。
但贡禹对这样的关键问题却只字未提,他不想得罪那些权贵,
他只给皇帝提了一个建议,那就是让皇帝要注意节俭,
不要养这么多的宫女,马匹也可以适量减少一些数量,
其实,汉元帝这个人本来就很节俭了,
贡禹提这么一条不痛不痒的消息,他干脆就采纳,
放走一些宫女和马匹,以显示自己能够纳谏,
而贡禹呢,迎合了皇帝的目的。
宋代的司马光就对贡禹提出了批评,说他不为国家大局着想,真正的关键问题不提反而去,巴结皇帝,算不上什么贤者,
其实啊,司马光表面上看起来精明,可实际上还比不上贡禹的情商高,
贡禹哪里不知道朝廷的问题,他这是揣着明白装糊涂,
因为皇帝刚刚登基,需要立威,需要博得一个好名声,
此时贡禹提出那些真正的问题,皇帝根基不稳,根本没有办法解决,只能搞得君臣不欢,
而贡禹提出一个不痛不痒的问题,避重就轻,避实就虚,让皇上还能执行,
不得罪皇上,也不得罪权贵,可以说是非常老道圆滑了。
3、不倒翁的人物阎锡山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以后,各省的军政府都是各自为政,
其中,山西的军政府最高长官就是阎锡山,他在位将近40年的时间,
其他省份可以说是风云变幻,但只有山西的军政大权,一直稳稳地握在阎锡山手里,
他是如何做到"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的呢,这是因为他特别懂得深藏。
其实,当年辛亥革命后,山西省的情况非常复杂,新旧两派摩拳擦掌,势不两立,
关键词: